风筝风电课程
- 分类:研学旅行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8-12 14:1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1、课程名称:风电课程2、课程时长:1h3、课程目标:1、了解风的形成、危害、利用等知识,进一步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和了解;2、了解风电的有关知识,体会感受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条件上做出的努力;3、通过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演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4、通过对风电模型的装配,增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4、课程简介:教学背景:百里荒风电场位于夷陵区和远安县交界的百里荒山脉,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总装机容量4.95万kw,安装25台风力发电机组,每台造价1600多万元,总投资约4.3亿元,每年可提供1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这是宜昌市第一个投产风电项目,填补了宜昌新能源产业空白。在这里参观风电项目展馆,近距离感受云中风车的气势和魄力。在风电馆学习风电知识科普,自己动手组装风车,增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体验风能如何转化为电能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地点:滑雪滑草场教学流程:介绍风力发电项目背景---参观风力风电机---抵达滑雪滑草场研学教室---介绍风力发电的原理及相关技术---自己动手组装风机模型、体验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总结分析。教学内容:1、风的形成与危害,风的自然属性和知识。2、如何利用风能、风力发电的作用及背景。3、风能与电能如何相互转化。4、风机模型的组装技巧和技术要领。分组实施:按50-80人一个小组,可分教室依次实施全部环节内容。1、课程名称:风筝课程2、课程时长:1h3、课程目标:1.利用网络探究风筝文化,认识一些风筝流派,了解风筝悠久的历史文化及风筝的分类,收集与风筝有关的诗词,谜语等。(风筝文化探秘)2.掌握风筝制作的一般程序,动手制作、美化自己的作品。(风筝制作探秘)3.探究风筝放飞的原理,风筝的调整原理,了解一些风筝比赛的细则。能独立放飞简单的风筝,体验飞行的情趣。(风筝放飞探秘)4.培养合作精神,科学探索意识,动手操作能力。4、课程简介:教学背景:百里荒由于海拔较高,四周空旷,地势开阔,天高云淡,非常适合开展放风筝运动,每年的风筝文化节,古老的风筝文化一直具备强大的吸引力。充分利用百里荒风力,场地等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小小的风筝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从其精巧的制作,优美的造型和充满浓郁民间绘画特点的画面,感受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从品种繁多、造型各异的风筝作品中,激发探究的兴趣;在放飞风筝的实践活动中,体验飞行的情趣,真正实现在“玩”中学,“乐”中学的研学目标。教学地点:滑雪滑草场教学流程:抵达滑雪滑草场研学教室---参观各类风筝模型及风筝作品---介绍风筝流派及风筝文化---讲解风筝制作和涂鸦技巧---动手制作和DIY涂鸦风筝---放飞风筝---总结评比教学内容:1、风筝的流派及起源(风筝等四艺文化介绍) 2、风筝作品欣赏(风筝如何产生和制作) 3、百里荒为什么适合放风筝(风筝文化节背景、场地自然资源优势分析)4、风筝放飞的技术技巧,风筝制作的技术技巧(专业技术内容)5、风筝涂鸦的创意与实施(美术及文化内容)分组实施:100-150人为一个小组,前半个小时分别交替进行风筝作品参观和风筝文化讲解两项课程内容,后半个小时分别交替进行风筝制作及风筝涂鸦课程内容。最后半个小时全体进行风筝放飞和风筝评比。
风筝风电课程
【概要描述】1、课程名称:风电课程2、课程时长:1h3、课程目标:1、了解风的形成、危害、利用等知识,进一步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和了解;2、了解风电的有关知识,体会感受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条件上做出的努力;3、通过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演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4、通过对风电模型的装配,增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4、课程简介:教学背景:百里荒风电场位于夷陵区和远安县交界的百里荒山脉,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总装机容量4.95万kw,安装25台风力发电机组,每台造价1600多万元,总投资约4.3亿元,每年可提供1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这是宜昌市第一个投产风电项目,填补了宜昌新能源产业空白。在这里参观风电项目展馆,近距离感受云中风车的气势和魄力。在风电馆学习风电知识科普,自己动手组装风车,增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体验风能如何转化为电能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地点:滑雪滑草场教学流程:介绍风力发电项目背景---参观风力风电机---抵达滑雪滑草场研学教室---介绍风力发电的原理及相关技术---自己动手组装风机模型、体验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总结分析。教学内容:1、风的形成与危害,风的自然属性和知识。2、如何利用风能、风力发电的作用及背景。3、风能与电能如何相互转化。4、风机模型的组装技巧和技术要领。分组实施:按50-80人一个小组,可分教室依次实施全部环节内容。1、课程名称:风筝课程2、课程时长:1h3、课程目标:1.利用网络探究风筝文化,认识一些风筝流派,了解风筝悠久的历史文化及风筝的分类,收集与风筝有关的诗词,谜语等。(风筝文化探秘)2.掌握风筝制作的一般程序,动手制作、美化自己的作品。(风筝制作探秘)3.探究风筝放飞的原理,风筝的调整原理,了解一些风筝比赛的细则。能独立放飞简单的风筝,体验飞行的情趣。(风筝放飞探秘)4.培养合作精神,科学探索意识,动手操作能力。4、课程简介:教学背景:百里荒由于海拔较高,四周空旷,地势开阔,天高云淡,非常适合开展放风筝运动,每年的风筝文化节,古老的风筝文化一直具备强大的吸引力。充分利用百里荒风力,场地等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小小的风筝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从其精巧的制作,优美的造型和充满浓郁民间绘画特点的画面,感受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从品种繁多、造型各异的风筝作品中,激发探究的兴趣;在放飞风筝的实践活动中,体验飞行的情趣,真正实现在“玩”中学,“乐”中学的研学目标。教学地点:滑雪滑草场教学流程:抵达滑雪滑草场研学教室---参观各类风筝模型及风筝作品---介绍风筝流派及风筝文化---讲解风筝制作和涂鸦技巧---动手制作和DIY涂鸦风筝---放飞风筝---总结评比教学内容:1、风筝的流派及起源(风筝等四艺文化介绍) 2、风筝作品欣赏(风筝如何产生和制作) 3、百里荒为什么适合放风筝(风筝文化节背景、场地自然资源优势分析)4、风筝放飞的技术技巧,风筝制作的技术技巧(专业技术内容)5、风筝涂鸦的创意与实施(美术及文化内容)分组实施:100-150人为一个小组,前半个小时分别交替进行风筝作品参观和风筝文化讲解两项课程内容,后半个小时分别交替进行风筝制作及风筝涂鸦课程内容。最后半个小时全体进行风筝放飞和风筝评比。
- 分类:研学旅行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8-12 14:12
- 访问量:
教学流程:
|
1.课程引入
|
风,无形也有形,组织学生发表对风的认识与形容,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引入课程主题。
|
2.教学过程
|
1、开场引入课题,互动学习风的形成原理,充分认识风这自然现象的利与弊; 2、了解风电的有关知识,体会感受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条件上做出的努力; 3、延展宜昌水电之都,增进乡土情怀; 4、通过风电、水电的开发认识清洁能源的使用与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5、通过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演示; 学习风电模型的装配,增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
|
3.教学评价
|
研学前发放研学手册,手册根据学校选定课程设计课程学习任务、课程感受及课程评价表,研学结营仪式前按班级组织回收教学评价单页。
|
教学流程:
|
1.课程引入
|
小学诗文:《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述的是学生放学放风筝的画面,以此诗文引入,探寻风筝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
2.教学过程
|
1、通过与风筝有关的诗词,谜语等开场引入课题,探寻风筝从最初始的用途,到成为普适性的休闲娱乐活动的发展;
2、欣赏风筝文化艺术、中国精品风筝图片,了解不同地域的风筝特色,制作技艺及种类流派;
3、掌握风筝制作的一般程序,动手制作、美化自己的作品;
4、熟悉风筝放飞的原理,掌握一些常见风筝的放飞技法,熟练起飞、升空、操纵、收起四个步骤,在百里荒草场上自由放飞。
|
|
3.教学评价
|
研学前发放研学手册,手册根据学校选定课程设计课程学习任务、课程感受及课程评价表,研学结营仪式前按班级组织回收教学评价单页。
|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